就爱电子书 > 重生1977大时代 > 第1103章 唐军诊脉法候人迎脉,对黄启明的反击(二合一章)
夜间

重生1977大时代

        

方言稍微顿了顿,然后第一反应是去诊患者脚上的脉,上次有个没有脉搏的就是这样诊断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不过刚才方言已经看到了,她脚上的几个位置其实也有这样的伤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且上面已经结痂了,方言想要去摸还比较困难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方言思考了下,还有什么可以诊脉的位置呢?


        

《御修医方类聚》收集的一本唐代的军医书,和上次的《永乐大典》里的《开元广济方》残卷,记录了两种办法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第一种遇到患者在四肢无法诊脉时,便以颈部人迎脉作为替代,这在现代中医里面是辅助诊断的,诊脉办法相对复杂,方言知道怎么诊,但是没有用过。


        

《灵枢》里面也记录过,这里是用来候人体阳气的脉位之一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此外,还有个相对隐蔽的位置,在人体的腹股沟,这里是股动脉中医称“气冲脉”但操作需患者配合暴露部位,且私密性较高,实际限制很多,一般不会做优先选择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是颈动脉上的脉搏,方言不一定能够保证准确度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要么,现场就得有这方面的专家才行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可惜现场就算是有,人家也未必会帮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所以这事儿还得自己来,只能赶鸭子上架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寸关尺位于手腕桡动脉腕横纹上,分寸、关、尺三部,对应脏腑左心肝肾、右肺脾命门,综合反映脏腑气血阴阳状态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人迎脉又不一样,他位于喉结旁开1.5寸约两横指处,是颈总动脉搏动点,属候阳气之脉,侧重于体表阳气盛衰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不同于寸关尺的举按寻三候,人迎脉因位置浅表且靠近大血管,要采用轻举缓按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指腹浮触皮肤表层,初判脉象是否浮数,稍加压至皮下,探测脉力强度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小方大夫,这怕是不好诊脉呀!”黄启明这时候突然幽幽的说道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方言转过头看了他一眼,老头多少有点阴阳怪气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不过他笑了笑,说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黄教授说的是,确实不太好诊脉,不过也不是没办法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我刚好还会一招唐朝军队的诊脉法,专门针对手脚受伤不能诊脉的患者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哦?”黄启明一怔,旋即露出个怀疑的目光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看着患者身上都快烂完的情况,不知道方言想从什么地方诊脉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结果这边方言也不搭理他,站起身来到患者身边,对着她说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来,稍微把头抬起来一些,然后缓缓呼吸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患者也不知道方言打算干什么,只好照做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方言这时候屏息凝神,指头避开患者颈侧细微血痂,轻悬于喉头旁约两指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接着闭上眼睛,开始认真的感受起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周围人看到这一手都微微一愣,人迎脉候阳气,这里和受伤的寸关尺可不是一个类型,想要在这里好清楚,那必须有一套单独的判断经验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也就是能把这里的感受转化成和寸关尺摸到的判断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如果不是,那就只能摸到阳气强弱,没办法照搬寸关尺的判断经验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此刻方言仔细感受,发现患者人迎脉浮触之下,脉动如水中漂木,空泛鼓指却无根底,稍沉半毫指力,便觉其力骤然涣散,像是烛火将熄前的最后一跃,外强中干、重按即软,更兼搏动迟缓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此为脉象“浮而中空”的表现,类似“芤脉”特征,方言感受下后有感觉,更偏向于“浮大无力”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中医理论中,人迎脉候阳气,浮象主表或阳气外越,空泛鼓指提示脉道虽充,但内里气血不足外强中干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沉取无力,脉力涣散,提示阳气虚衰,无法支撑脉道充盈,与“细脉”的本质有别,但也是反映气血不足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搏动迟缓直接对应“缓脉”,主脾虚、湿盛或阳气不足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人迎脉浮取的“空泛鼓指”可理解为阳气虚浮于外,类似“假热”,沉取的“力骤涣散”则对应寸关尺沉取时的“细缓无力”,从唐书中经验来均为“虚证”的不同部位表现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方言心里默默思考起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五脏虚症,其中和皮肤病最为密切的就是脾虚,脾气虚则运化失职,水谷精微不能敷布,不能滋养元气,诸病因而内生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另外脾气虚,运化失职,水湿就会停滞,因此如果判断没错,她这个病就是与“湿“有关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外受湿邪,水湿壅盛,反过来又能困脾,牌为涩因久则脾虚。天疤疮水疱缠绵不断时有渗出液体,大片糜烂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联系患者长期使用泼尼松(激素)和环磷酰胺(免疫抑制剂)后病情复发,西医机制就是“免疫抑制不足导致炎症反弹“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在中医视角下,激素属“壮火食气“之物,长期使用耗伤脾阳,造成脾阳虚衰,也就是脉沉取无力、舌淡、还有湿毒内蕴,也就是水疱糜烂、复发加重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综合上面的结论,方言结合经验做出了自己的判断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患者应该是,脾虚湿盛,兼感毒邪!”他对着众人说道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怎么说?”黄启明第一个站出来询问道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方言看了他一眼,说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我认为患者久病及长期用药致脾气亏损,水疱渗液、糜烂结痂,湿邪外发毒邪郁肤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黄启明听到后思考了下,说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我看她糜烂面覆盖油腻痂皮,根据我的经验来说,这通常与湿热有关,为什么你判断更侧重脾虚而不是湿热呢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说罢他看到其他人都在看他,于是又补充了一句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没别的意思,老头子我看到的信息就是这样,所以说出来提醒一下,如果不对大家都可以指正嘛,今天过来咱们就是交流的嘛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交流你妈!


        

方言心里吐槽道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不过表面上,他还是笑了笑说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黄教授,您说笑了,患者皮损红肿看似“热象“,但舌淡、脉沉取无力揭露本质为“脾阳虚衰,湿毒外透“的假热,油腻结痂是湿浊外泛,根本仍在于脾虚不运,您怕是误判成湿热炽盛了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这时候林文峰点了点头,第一次赞成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假热真寒,本来看似矛盾,方大夫却把握了病机本质!”说完对着方言竖起大拇指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就在他刚说完,刚才还在发愣的何佑,不知道什么时候走了过来,对着方言说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会人迎脉的脉诊,还能这样判断,这个细微差别的处理,很见功力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说罢,他还对着黄启明说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方言治疗了这么多人,可没听说犯过这种错误,老黄你这个质疑就完全没必要了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黄启明看到缓过来的何佑,一时间有些愣住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位刚缓过来怎么开始站到对面去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还开始怼自己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表情不变,点了点头说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不好意思,学校里的老习惯了,国外就是有些什么就说什么!方大夫应该不会介意吧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方言盯着他,冷冷的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我介意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……”现场直接被方言这句话干沉默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黄启明没想到方言居然会直接翻脸,他一下愣住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感受到了方言对他不加掩饰的敌意,他突然感觉呼吸都有些不畅快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就在这时候,方言又笑了起来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哈哈哈,开个玩笑,黄教授应该不介意吧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这话一出,大家错愕的看向方言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然后金无病第一个跟着笑了起来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哈哈哈……太好笑了,刚才他脸都青了,哈哈哈哈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周围其他人看到黄启明像是吃了死老鼠一样的表情,一个个也忍俊不禁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就连患者都跟着乐了起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方言对黄启明说“我介意”后又改口开玩笑,本质是对黄启明持续挑衅的回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种直白回应能瞬间打破黄启明“温和讨论”的伪装,让其尴尬处境暴露在众人面前,随后以“玩笑”收尾,既避免了正面冲突升级为私人恩怨,又通过问他介意不介意,反将一军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黄启明这会儿他不得不被动接受调侃,甚至还会反而显得其之前的质疑小肚鸡肠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就是用“硬态度”回击恶意挑衅,用“软技巧”避免矛盾激化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黄启明之前就多次针对方言,现在当众质疑辨证结论,表面“学术讨论”实为削弱威信,现在方言反击他一手,终于算是打实在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黄启明的脸由青转白,又在众人憋笑的目光中泛起病态的潮红,他僵硬地扯了扯嘴角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不……不介意!”黄启明有些尴尬的说道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一旁的林素心看着方言对黄启明的反击,也笑着说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方大夫真是风趣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哈哈哈……”金无病像是被点了笑穴看到黄启明的表情,笑的停不下来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这一笑让黄启明更加难受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方言回到自己的位置,拿起医案开始写了起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写好了刚才的判断,然后又写起了医案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众人见到他写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生黄芪100g,生白术10g,生枳壳10g,生薏米30g,冬瓜皮15g,茯苓皮15g,车前子15g,泽泻15g,党参15g,白鲜皮30g,苦参15g,板蓝根30g,草和车15g,土茯苓30g,白花蛇舌草30g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写好之后方言检查了一下,又加了个川萆薢10g生甘草10g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整个方子一共十七味药,方言写好后顿了顿,特意看了一眼黄启明和何佑,想看看他们还要不要质疑一下?


        

此刻两人都老实的在一旁,一点动作都没有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接着方言转过头来,在医案上继续写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患者久病及长期用药致脾阳虚衰,湿毒内蕴,属本虚标实之证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组方原则以健脾扶正为基,祛湿解毒为用,攻补兼施,使脾健湿化、毒解疹消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黄芪重用为君,甘温补气,升阳举陷,既补脾气之虚,又固肌表以托毒外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臣药,党参健脾益气,白术燥湿健脾,三药合用强化脾胃运化功能,从根本上杜绝湿邪生成之源,对应“脾虚不运”病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生枳壳理气宽中,助黄芪、党参补而不滞,推动气机运行,增强脾胃升降功能,避免补气药导致的脘腹胀满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此为健脾益气,固护后天以治本!


        

薏米甘淡微寒,健脾渗湿兼清热,尤善利皮肤肌腠之湿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茯苓皮、冬瓜皮,淡渗利湿,专走皮肌,引湿毒从小便而出,配合薏米增强祛湿之力,针对水疱渗液、糜烂等“湿邪外发”表现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车前子泽泻通利三焦水道,使湿邪从下焦排出,与茯苓皮、冬瓜皮形成“表里分消”之势,强化祛湿功效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此为利水渗湿,通利三焦以治标!


        

白鲜皮苦寒燥湿,清热解毒,尤善治皮肤湿毒瘙痒、糜烂,《药性论》载其“治一切热毒风,恶风,风疮”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苦参清热燥湿力强,可清除血分湿热毒邪,缓解皮损红肿渗出;


        

土茯苓解毒除湿,通利关节,为治皮肤湿毒疮疡要药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板蓝根清热解毒,凉血利咽,针对湿毒内蕴之毒邪郁肤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白花蛇舌草苦寒清热,兼能利湿,配合板蓝根增强解毒之力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此为清热解毒,凉血燥湿以祛邪!


        

川萆薢,苦平利湿,祛风通络,尤善清除下焦湿浊,与土茯苓配伍可增强祛湿解毒、通利关节之效,针对患者存在的湿毒下注下肢皮损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生甘草调和诸药,清热解毒,缓和苦寒药物对脾胃的刺激!


        

治本,治标,祛邪,调和诸药,一段方解下来,环环相扣,配伍严谨,既针对脾虚之本,又直击湿毒之标,同时兼顾长期用药导致的脾阳耗伤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林素心这时候也走了上来,看着方言的方子分析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黄芪、党参补气健脾为“补”,薏米、茯苓皮利水渗湿为“利”,补而不滞,利而不伤正,而枳壳理气为“动”,白术健脾为“静”,动静结合恢复脾胃升降功能,此外茯苓皮、冬瓜皮走表利湿,针对皮肤水疱渗出,薏米、泽泻走里通利三焦,使湿邪从二便出,方子补利兼施,动静结合,表里同治,皮肌兼顾,厉害!厉害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林素心作为一个药师,方言发现她在配伍和临床病机解析这块,也是很有想法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个想法只是在方言脑子里闪了一下,随后他又开始写起了外用的方子:


        

土茯苓60g,黄柏30g,苦参30g,白鲜皮30g,地肤子30g,蛇床子30g,生大黄15g,枯矾10g,生甘草15g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用法:


        

上药加水2000ml,煮沸后文火煎20分钟,滤去药渣,待药液温凉(约38-40℃),用无菌纱布蘸取药液,湿敷于皮损处,每次15-20分钟,每日2次(早晚各1次)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开始撕下处方单,交给了在一旁等着了陈文伟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同时对着患者说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方子我开好了,有些事情我还需要叮嘱一下,你和家属都记一下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好!”患者点头,招呼刚才的那个助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方言说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首先第一个,就是严禁用热水烫洗皮损处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方言表情严肃,说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湿热本就困脾,热水虽能解一时之痒,却会助长湿毒外泛,加重糜烂。药液温度必须控制在不烫手的程度,敷药前先在手腕内侧试温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此外还要忌用肥皂、香皂这些碱性洗涤剂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他看向患者助理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每日用煎好的药汁轻轻擦拭皮损周围正常皮肤,代替沐浴,既能清洁又能解毒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患者助理连连点头,刚才她打了个哕,肯定是被老板记账了,不过这事儿要是做得好,她应该可以翻身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所以对方言给的这次机会,她格外欣喜,也赶紧用心记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方言等到患者的助理写好,他继续说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这边住院期间你们可以在燕京饭店点菜,但是前期治疗绝对禁食海鲜、牛羊肉、辛辣发物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方言指了指医案上说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你这舌苔白腻,脾湿极重,这些东西吃下去如同往湿火上浇油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患者连连点头,也是被方言的态度吓够呛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其实方言也是必须要这个态度才行,要不然根本记不住,就算是让护士看着,但凡病人自己不听,也有可能偷摸的去吃,说不定吃出问题还死不认账,到时候就真的是麻烦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顿了顿,语气稍缓,“您可以多吃冬瓜、薏米、山药粥,健脾利湿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说罢他又对着患者助理提醒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记住,山药最好是吃怀山药,怀孕的怀,不是淮河的淮,点菜的时候记住提醒饭店的人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助理恍然,点了点头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怀孕的怀!记下来了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有什么不一样吗?”患者有些茫然的问道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时候林素心接过话茬说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当然不一样了,在我们中医里面,正宗的山药有药用价值的只有这个怀山药,其他的都只是菜山药,属于是能吃的那种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说罢还感慨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我们大马那边也种山药,但是药用效果就是不行,只能从国内进口晒干的饮片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所以在国内治病还是幸福呐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患者恍然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方言继续说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此外,每日晨起喝一杯温的淡盐水,用半勺盐兑500ml温水,这助脾阳升发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但是水肿明显时就必须停喝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患者连连点头,方言这些真是太细致了,她让自己的助理赶紧都记下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一定写清楚,到时候随时提醒我!”患者对着助理强调到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听到老板这话,助理知道自己的工作应该又稳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她连连点头,盼着方言再说详细点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方言想了想,又补充到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另外穿衣须选纯棉宽松衣物,避免化纤摩擦加重皮损。”方言指了指患者领各处的皮肤,这会儿身体组织液已经开始流出来了,看着有些渗人,他一边帮忙清理一边说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尤其腋下、腹股沟等褶皱部位,纱布要及时更换,保持干燥,我给你开的外用方煎好后,可留一小碗放凉,用棉签蘸着涂在褶皱处,预防感染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患者点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还有,不要熬夜,子时(23:00-1:00)是脾经修复的关键时刻,熬夜则脾阳更虚,湿毒难化。每天必须在10点前卧床,就算睡不着也要闭目养神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你这脉浮大无力,跟长期熬夜耗伤脾阳脱不了干系,生意再好,命只有一条。”方言对着她语重心长的叮嘱到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对方应了下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方言顿了顿,直视患者的眼睛,说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这病反复折磨三年,你心里肯定憋着一股火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怒伤肝,肝郁则脾虚更甚,湿毒越难排出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每天抽半个时辰晒太阳,就上午9-10点,背对太阳晒后心,借日光的阳气助脾运化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接着方言从抽屉里拿出一本线装书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我们住院部有条件,您没事儿可以用收录机放点轻松的歌,此外没事儿可以抄抄《黄帝内经》,这东西你不用看懂,也不是让你学医,只是让你静下心来,咱们中医有句话,心不静则脉不宁,脉不宁则药不灵,这保持心情好才是最重要的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患者接过黄帝内经说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我心情好着呢,生意上的事儿我家里有人盯着,每周给我发电报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方言点了点头笑着说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行了,就这么多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说罢,他又想起个事,对着一旁的谢春荣说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哦,对了,回头安排下,让人把她病房的床垫下面铺上干艾草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好!”谢春荣点了点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患者对着自己的助理问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方大夫说的,你都记下来了吗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都记下来了!”助理点头,拿着手里写好的东西递给患者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看到上面写好的记录和方言说的一字不差,助理刚才哕那一下,她算是原谅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不过方言这写的确实详细,简直从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,这种医生比她在国外的时候遇到的那些人可负责多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且人家刚才把治疗过程都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,那个老头质疑他,还被打脸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此刻,她对方言太满意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想了想,她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,转头对着自己的助理说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对了,我准备的礼物带了吧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带着呢。”助理说道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患者说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拿过来,还有我的首饰盒一起拿过来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PS: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,晚点还有加更。



重生1977大时代》是作者:凤山鹤鸣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,扣人心弦的佳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