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电子书 > 三国:昭烈谋主,三兴炎汉 > 第98章 李先生是我许攸的知心朋友啊!(求订阅!)
夜间

三国:昭烈谋主,三兴炎汉

        

“宪和啊,凡事要学会知足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李翊语重心长地为简雍解释道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如果总是想着自己吃饱,而不顾别人,到头来是很难交到朋友的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难道先生觉得许攸是值得交往的朋友吗?”简雍认真问道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……呵呵,我们是政治团体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处理政治问题,只凭利益,不讲感情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许攸乃是袁绍身边的宠臣,又是南阳名士,其在河北团体的地位超然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交好他,对我们会有好处的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于是,李翊让简雍去找麋竺,让他备一车金银绸缎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自己则单独找到许攸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许攸知李翊是刘备军师,对他还是十分客气的,恭恭敬敬地行礼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不知李先生来找许某,有何见教?”许攸开门见山地问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见教不敢当,只是久闻许先生大名,故特来结交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话落,李翊取出一枚金锭,塞在许攸手里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许攸眼疾手快,将它揣进袖中,嘴上却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李先生这是做什么?这如何使得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使不得!使不得!万万使不得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诶!许先生一路辛苦,区区俗物,不值一提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李翊见许攸已将金锭揣进兜里,便拍了拍他的肩膀,好言劝抚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许攸先生一愣,旋即朗声大笑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无怪李先生年纪轻轻便能做到徐州军师之位,果真是个爽落人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我许攸交你这个朋友了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李翊笑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我已托人备好一车礼品,先生一路从河北赶来徐州,未能久住便要回去,翊深感不安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故想请先生将这车礼品一并带回河北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说着,李翊贴在许攸身旁,低声说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也请先生在袁公面前,替徐州美言几句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许攸忙声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那是自然,那是自然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袁公早就说过了,玄德公弘雅有信义,今徐州乐戴之,诚副所望也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更何况其身边还有像先生这样的世之奇士辅佐,我想袁公一定乐见袁刘两家交好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善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李翊牵着许攸的手,亲自送他出城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一直出城走了三十里地,许攸才推脱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不意子玉如此恩重,攸实在愧不敢当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子远何必如此自谦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子远乃当世大才,翊身在徐州,不能常伴子远左右,耳提面命,深表遗憾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正巧,麋竺备好的礼品也准备好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是用两头公牛拉着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光这架牛车,都价值连城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送君千里,终须一别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子远兄,此回河北,千万珍重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子玉也要多加保重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许攸谢过,转身正欲走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李翊又突然拉住他,在他耳边低声讲了一句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若将来子远有难处,一定来找愚弟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不管千难万险,愚弟定帮兄长摆平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许攸听罢,大受感动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眼眶都不觉红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士为知己者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许攸虽然贪婪,但对待朋友还是很讲义气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李翊初次见面,便投其所好不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更是亲自送自己出城三十里地,这份礼遇,让许攸几乎感动落泪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子玉弘毅宽厚,知人待士,殊于玄德公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攸能交上子玉这样的朋友,实是三生有幸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许攸握着李翊的手,垂泪向他道别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一路三回头,发觉李翊仍留在原地,目送自己离开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心中波澜不平,感动得无以复加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见惯了河北士人之间残酷的争斗,不想在徐州却能寻得一片净土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我许攸能交到李翊这样的知心朋友,此生无憾了!


        

目送许攸远去后,李翊也重新回了下邳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如此一来,袁绍那边就有大公子袁谭与徐州深交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又有宠信之臣许攸与徐州交好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两张牌在将来一定会发挥巨大作用的,李翊对此坚信不疑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接下几日,徐州并未得到休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刘备大张旗鼓,继续动员兵马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准备南下,迎接袁术的挑战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话分两头,


        

却说袁术之所以能够专心对付刘备,侵夺徐州领土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乃是其将后背交给了孙坚长子孙伯符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孙策此时在江东已是名声大噪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出征前,手中只有步兵千余,战骑数十匹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他要面对的扬州刺史刘繇,光是在曲阿便屯有州兵数万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其余郡守,诸如王朗、许贡、朱皓等辈,皆各自拥兵,控制着江东的主要地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没有人看好孙策,包括袁术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孙策所要面对的压力,不仅仅是兵力上的悬殊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更要面对舆论上的压力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古代讲究师出有名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人家扬州刺史刘繇、豫章太守华歆、会稽太守王朗,那都是正儿八经朝廷任命的地方官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孙策此时来打江东,是“作乱”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刘繇等人打孙策,是为朝廷“守土”,名正言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孙策虽勇,却并不莽撞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面对实力强大的刘繇,孙策采取的第一步策略是寻求支持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除了在本地募集流民之外,又拉到了好友周瑜的资助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周瑜乃是丹阳太守周尚的儿子,妥妥的官二代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与孙策情谊深厚,是主动率兵带粮来参战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两人皆是少年英才,雄姿英发。合兵一处,在黄盖、程普等老将的支持下,自历阳渡江,一举攻破了牛渚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缴获了那里的粮谷、战具、暂时渡过了物资困境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于是,孙策开始进兵秣陵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秣陵守将,乃是徐州的老熟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一个是前徐州彭城相薛礼,一个是前徐州下邳相笮融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笮融此前曾是陶谦的宠臣,并且他也是一个佛教徒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正因为笮融崇信佛教,间接给徐州带来了巨大的灾难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首先,


        

陶谦为了防止黄巾军作乱,压制太平道教,大兴佛教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也是为什么徐州会大修金佛寺的原因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笮融作为佛教徒,自然成了陶谦的左右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无一错版本!


        

他打着“浴佛会”的名义,大肆敛财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用铜制作佛像,黄金涂抹像体,锦彩缝作像衣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悬挂九层铜盘,下建重楼阁道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耗费的钱财数以亿计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从另一方面讲,


        

徐州也是真的富,竟然能够经得起笮融这么折腾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徐州的巨富,让曹操隐隐感到害怕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所谓卧榻之处岂容他人鼾睡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曹操不能容许一个庞然大物立在自己兖州身侧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所以兵锋所过,一律屠戮殆尽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要将徐州的战争潜力,全部消灭掉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当曹操进攻徐州时,笮融这个罪魁祸首之一,却选择逃往了广陵郡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不仅杀死了广陵太守赵昱,还放纵士兵大肆抢掠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所以徐州这一前一后,是真的被折腾了个惨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现在薛礼与笮融都奉刘繇为盟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刘繇为了对付孙策,精心打造了一条防线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一,以樊能、于麋屯兵横江津,严守旁人进入渡口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二,如果渡口真的丢失,则以水军阻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只要用水军控制住江面,即便敌人偷渡,也无法再从后方获取得到支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只能陷入孤军作战!


        

三,便是让笮融、薛礼屯兵秣陵,以拱卫曲阿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个防御体系,环环相扣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使得吴景、孙贲连年作战,却始终攻克不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如今孙策前来挑战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选择了机动作战,直接绕过秣陵,调头南下,攻入吴郡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此举便陷入了刘繇“孤军作战”的陷阱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孙策明知道是陷阱,仍然敢这样用兵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直接置后方强敌不顾,大胆深入,其用兵之法,已有霸王风采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刘繇精心部署的防御体系,被孙策迅速打破,没来得及及时调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最后整顿部队,在曲阿与孙策大战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最终,刘繇遭遇惨败,被迫从丹徒逃走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孙策则成功入据曲阿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孙策虽暂时击退刘繇,却并不代表他已经胜利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挑战现在才刚刚开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由于孙策在江东属于“作乱”,拉不到本地士人豪族的支持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孙策只能选择打政治战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首先第一步,就是严明纪律,争取民心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下令军队到处,不得掳掠百姓,鸡犬菜茹,秋毫无犯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百姓见孙策军队与别的诸侯不一样,皆争相用牛、酒来犒劳孙策的部众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孙策便暂时在曲阿暂稳了脚跟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如今我大军已经据有曲阿,但曲阿粮少,袁术那边的军粮早已停供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不知我军下步该如何进军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由于袁术命张勋、桥蕤领大军屯于前线,每日耗费粮草堪为巨数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又听说孙策已经在曲阿有了自己的根据地,想来能够自给自足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便停了给他的粮草供应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周瑜率先开口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今进兵何处先不论,我意可先收拢笮融、刘繇的故乡部曲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以壮大我军实力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孙策颔首,“公瑾所言甚是,可传我军令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凡刘繇、笮融旧部,只要肯放弃敌对,一概不问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有愿意投军的,一人服役,免全家徭役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不愿从军的,也不强求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去罢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孙策听从了周瑜的建议,采取宽厚政策,用这种方式来瓦解敌对武装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只是粮草一事,尚需解决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虽然攻占了曲阿,丹徒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这两地都是小县,并未存有多少粮食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也供养不了孙策的大军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最最重要的是,即便袁术不停止对他的粮食供应,也很难给他供给粮食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因为孙策军是绕过秣陵,奇袭曲阿的,属于大军深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军粮却得从九江的历阳,走水路,慢慢运输过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一旦刘繇派出水军骚扰,一下子便能切断孙策的补给线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考虑到这一点,袁术干脆给他断粮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不然要是被刘繇给劫了去,白白资敌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正好袁术的前线也急需用粮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孙策你就自给自足,自己想办法吧!


        

袁术给孙策的回信中,表达了这么个意思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我欲在明年进兵吴郡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孙策提出了自己的战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为什么是明年?


        

因为现在兵少,他要先收拢部队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然则兵士一旦增多,曲阿小县只恐供养不了如此多的军士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所以今日召尔等齐来,便是为了商议筹粮一事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(本章完)



三国:昭烈谋主,三兴炎汉》是作者:落花时节不见君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,扣人心弦的佳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