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电子书 > 三国:昭烈谋主,三兴炎汉 > 第99章 与李翊之才,相差一个邗沟(求订阅!)
夜间

三国:昭烈谋主,三兴炎汉

        

孙策在曲阿整顿军马,准备来年进兵吴郡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在那之前,最先需要解决的便是粮草问题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程普提议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我听闻去岁徐州丰收,而自曲阿渡水北上,便是广陵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听闻广陵太守陈登,为人豪气,何不使人找他借些粮食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孙策虽对借粮一事不抱有很大期望,但现在这个关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哪里有机会筹到粮食,就该派人去哪里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不能放过任何一个机会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善,我即遣人去往广陵,面见陈登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言说借粮一事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诶!不可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说话之人,乃是黄盖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我曾听人说,这陈元龙乃是湖海之士,豪气不除,在广陵颇有威名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时有人言,遭乱过广陵时,面见陈元龙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谁料那陈登并无主客之意,久不相与语,自上大床卧睡,而使客坐卧下床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其无礼惫懒至此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我料遣使过去借粮,彼必不应允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听闻陈登这番趣事,孙策反而来了兴趣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好!倒是一个豪气洒脱之人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既如此,我便乘船去广陵一趟,找陈元龙借粮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这!


        

一听孙策要亲自去往广陵,众将皆劝阻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借粮一事,何劳少主亲往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自派一使去便可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孙策笑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你们方才没听公覆说么?这个陈元龙颇有脾性,非寻常使者可以见到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我亲自去,借得到粮便借,借不到粮便罢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反正孙策闲着也是闲着,他在曲阿整顿兵马,须到明年才能进军吴郡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少主,那你的伤势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程普担忧地看向孙策的左腿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孙策这腿伤,乃是他攻打牛渚时,被流矢所伤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当时伤得很严重,无法骑马,只能由部下抬他回营疗伤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于是孙策让人散播流言,说自己已经被射死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笮融闻讯大喜,立马领兵过来攻打孙策大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孙策先派一支几百人的小部队挑战诱敌,自己却在后面埋伏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当笮融进了包围圈后,孙策突然杀出,腿伤竟也奇迹般地好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一战斩杀笮融一千多部众,然后转守为攻,反打笮融的大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并命手下将士,高声喊话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孙郎如何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声撼敌营,地动山摇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吓得不少敌兵连夜奔逃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经此一战,小霸王之名渐渐传开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现在战事告一段落,孙策成功夺取了刘繇的丹徒、曲阿两县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如今正在曲阿养伤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程普等将都明白,孙策之前的腿伤并没有好,是他鼓舞士气,强忍着伤痛出战敌军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现在伤势加重,大家都希望孙策能留在曲阿静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不过孙策却是个倔脾气,执意要去广陵见一见这个陈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程普等人问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少主若去,曲阿大事付与何人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孙策不假思索答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我不在时,大小事务皆由公瑾来定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孙策与周瑜不仅感情深厚,孙策也十分信任周瑜的能力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周瑜来投靠他时,孙策便对周瑜说:“吾得卿,谐也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就是有了你,什么事都能成功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许宝蘅就曾写了一首《丑奴儿》来称赞两人的友情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——“三年远别春风面,每遇孙郎,便说周郎,道是相思日月长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所以孙策现在要离去,并未把大权交给程普、黄盖这些孙坚时期的老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反而交给了与他年纪相仿的周瑜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兄长宽心,瑜会料理好曲阿诸事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周瑜向孙策拍着胸脯保证,孙策乃放心而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领了八百健卒,乘船过江,往广陵方向去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徐州这边,刘备的大军经过数日的休整,终于可以重新出征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由于袁术远非袁谭可比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袁谭是私自出兵,未经过其父允许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刘备这次要挑战的,是真正的四世三公,淮南袁公路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对此,刘备不敢轻敌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南下广陵,迎接袁术大军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刘备亲自挂帅出征,用李翊为谋主,刘晔为参军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关羽率领本部人马,也从广陵南下,但他走西路,进驻钟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钟离是九江郡的的门户,一旦钟离失守,大军便可长驱直入,威胁袁术的老巢寿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所以刘备的用意便很明显了,派遣关羽这一路兵去往钟离,就是为了牵制袁术的部分兵马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如果袁术不想被打到老家,就得派兵增援钟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样一来,便能分担刘备这一路兵马的压力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此次出兵,


        

刘备不仅调来了臧霸的泰山兵,还让麋竺出了五千东海郡兵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至于刘备的本部兵马,曹豹的丹阳兵,牵招所训练的新卒,皆有参战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此次动兵,足足用了三万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还没有算上广陵的兵马,待大军在广陵与陈登汇合后,数量还能够激增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估计袁术做梦也想不到,刘备只来徐州一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竟然能从一个残破不堪的徐州身上,合出三万步骑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徐州战略全面拉开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关羽所部,更像是一柄利刃,直插袁术腰眼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前线火急的军情,很快便传回到了寿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什么!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刘备冲我来了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袁术惊得瞪大双眼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暗思这剧本不对啊,刘备现在难道不应该是忙着对付郭贡与袁谭的兵马吗?


        

怎么可能腾出手来,对付自己?


        

少时,又一流星探马赶回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原来是袁术派出去探查郭贡、袁谭两路兵马的探子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怎么样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不等那探子行礼,袁术便急不可耐地询问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禀将军,袁谭已经退兵回了青州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郭贡那一路兵马,未与刘备交战,便退回了梁国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袁术闻言,如遭雷击!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不,不可能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绝对不可能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刘备他怎么可能用兵如此神速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竟能赶在我知晓前线军情之前,平定另外那两路兵马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袁术越说越怒,几乎是脱口大骂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竖子不足与谋也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袁术大骂郭贡、袁谭无能,牵制个刘备兵马都牵制不住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原本还想等着刘备兵马被郭贡、袁谭牵制住后,再让前线的张勋、桥蕤进兵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结果现在倒好,一路兵马被平了,一路兵马,干脆直接不战自退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他袁术的大军,白白在前线浪费了大量钱粮!


        

真是岂有此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既然这两路兵马不靠谱,那袁某便亲自来和这大耳贼一较高下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广陵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刘备依然进军神速,大军很快抵达了广陵。这主要得益于他的军令,他下令将士日夜兼程赶路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只要将士们到达广陵城,就赏赐酒肉给全军将士,大宴三军!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个时代,想吃上一回肉是非常不容易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所以当听到这个军令后,每名士兵都靠着这个念头,拼命赶路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最终刘备比袁术、孙策都要更先抵达广陵郡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刘备也如约,分赐酒肉给了三军将士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打仗烧钱的原因就在这儿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将士们需要时不时地赏赐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打胜仗要赏赐,出征前要赏赐,行军赶路要赏赐,与敌军开打之前还要赏赐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没办法,打仗就是玩命儿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当士兵踏上战场上的那一刻起,就已经把性命交托给了自己的主公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无一错版本!


        

那你还不好酒好肉的招待着,将士们能乐意为你卖命吗?


        

刘备早早地抵达广陵,做好了御敌的准备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几日,大家都紧绷着神经,静候袁术大军的到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李翊倒是乐得清闲,站在广陵的城墙上,望着邗沟河道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身旁还站着陈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陈登性格洒脱豪气,平日交友,多与自己喜爱之人相交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陈登平生只喜两人,一人刘备,一人李翊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刘备身为徐州牧,事务繁忙,无暇陪伴陈登赏游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陈登便主动上城墙,来找李翊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这才数月时间,元龙竟能将这邗沟河道修建至此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真真了不得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李翊啧啧称叹,陈登除军事、外交、内政之外,搞建设、搞农业都是一把好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真不愧是六边形战士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哪里哪里,愚兄之才,比之子玉差之邗沟呢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陈登笑着打趣道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况河道修建,劳民伤财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广陵百姓受登劳累,此乃登之过也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不然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李翊否决了陈登这个说法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广陵此前曾为笮融抢掠,使得大量百姓流离失所,无家可归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然我来广陵之时,沿途所见的流民,比之下邳还少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思其缘由,乃是因为元龙将这些流民收拢起来,让他们去修建河道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此乃利国利民之举,怎会劳民伤财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广陵百姓感激元龙你都来不及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把广陵流民收拢在一起,不仅可以减少社会动荡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还能为这些无家可归的人,提供一份工作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虽然说工钱不高,但至少管饭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世道,能吃口饭不被饿死,已是邀天之幸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所以正如李翊所言,陈登组织的邗沟河道建设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不仅没有招致百姓怨道,反而引来不少人的称颂,皆赞太守之德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当然,还有一个原因,就是邗沟河道地理位置比较好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沿途几乎没怎么侵占百姓的房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不然到时候引起的民愤,即便是陈登也得头疼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李翊的话还在继续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退一万步讲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即便邗沟河道的建设,劳民伤财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那也是罪在当时,功在千秋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此河道一旦建设成功,必能造福万民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李翊说的是实话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邗沟河道,其实就是隋运河的前身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只不过就如同秦长城一样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大家都只记得秦朝修了长城,隋朝开凿了运河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却忽视了燕、赵等国对长城的建设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也忽略了吴王夫差、以及三国陈登对邗沟河道的建设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些人都对长城与邗沟作出了不可泯灭的贡献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对了,元龙在广陵的水军训练的如何了?”李翊开口问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把周泰和蒋钦留在陈登身边,就是为了让陈登帮忙训练水军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以便将来南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目前倒还顺利,只是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陈登话锋一转,有些无奈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我虽已在广陵修建了邗沟河道,但河道水浅淤积,大船无法通行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训练一批小规模的水军,倒是足以应付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可若是要大规模训练水军,就显得捉襟见肘了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仅靠目前的效率,若要成型一支完备的水军战士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短则三年,长则……呵,恐怕要长达五年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说到这儿,陈登还偷偷地看了一眼李翊的脸色,见他脸上并无丝毫表情变化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暗自佩服其定力,便接着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但我想刘使君应该不会等三年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不错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李翊脱口而出,“我与主公定下的战略,便是先南后北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南方多湖海江河,没有一支完备的水军,如何在此地立雄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今时不我待,断不可立这三年之期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陈登暗想,三年只是我的保守估计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就目前这训练水军的效率,五年才是大概率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李翊忽然开口说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广陵也有不少湖海江河,难道就没有别的地方,可以训练水军了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……嗯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陈登沉吟半晌,摇手向南方指道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在广陵以南,有一江都县,那里地势平坦,又毗邻长江,是天赐良港之地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只是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李翊主动接话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只是此地历来受南边牛渚、东边丹徒的侵扰,不便建港罢了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陈登颔首,补充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不止如此,江山水贼甚多,我上任广陵后,已将境内的水贼清缴而空,境内已是少见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然大江之上,来去自由,这里的水贼我却管不了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陈登道出了自己的无奈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江都虽好,但长江之上,实在太危险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南边牛渚、丹徒的威胁不说,光水贼一条便让人头疼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别是白天刚训练完,晚上水贼就过来抢掠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样哪里还能够练兵?


        

李翊突发奇想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若是能将这些水贼招安,拿来为我所用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岂不是既可保江上太平,又能让我健儿在江都习水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陈登摇了摇头,叹息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哪有那般容易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这江上的水贼平日横行惯了,别说招安,便是往日能否见着都难说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不试试如何知道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李翊对此显得很自信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天下熙熙皆为利来,天下攘攘皆为利往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我相信没有人是生来便想为贼的,只要给足甜头,即便这些水贼是铁石心肠也该动心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话落,又问陈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江上之贼,何者为雄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陈登思虑半晌,缓缓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有一海贼薛州,横行江海,部众号称有万余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此人当为江上之雄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(本章完)



三国:昭烈谋主,三兴炎汉》是作者:落花时节不见君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,扣人心弦的佳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