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电子书 > 三国:昭烈谋主,三兴炎汉 > 第196章 三万对十一万,官渡之战正式打响!
夜间

三国:昭烈谋主,三兴炎汉

        

这边华佗待看过曹洪伤势之后,乃对周围人说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曹将军疮口发脓,只需用尖刀将死肉切去,以线缝其伤口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如此自然无虞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曹洪见此,乃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既如此,就请先生动刀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曹洪也算是久经沙场的战将,听闻华佗的疗法,并未惧怕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华佗却有些迟疑,曹洪乃问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华先生还不动刀,莫非疑吾惧怕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……非也,只是用刀切去脓肉,难免要受苦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山人倒有一方,可减去将军痛楚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这时,李翊在一旁问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华先生莫非是想用麻沸散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正是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麻沸散现如今正处于试验阶段,华佗也拿不准药量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曹洪身为武人,又受了外伤,简直没有比之更合适的“实验对象”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不知情的,刘备、曹洪皆问麻沸散为何物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李翊遂简单将之概括了一番,张飞在侧,亦言此药物确实神奇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……嗯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刘备一颔首,暗想这麻沸散竟能缓解痛楚,若用在军中,该能挽救多少军人?


        

毕竟行军打仗中,很多人所谓重伤不治,其实有很多人是活生生被痛死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若麻沸散真能缓解疼痛,那的确值得全军推广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时张仲景在侧,亦对此物大感兴趣,忙问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未请教先生用何药材作引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华佗倒也不藏着掖着,很乐意跟同行分享自己的经验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……取羊踯躅三钱、茉莉根一钱、当归一两、菖蒲半两,另用两斤闹羊小火熬煮半个时辰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……嗯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张仲景认真听着,只交谈几句,便惊觉华佗医学造诣竟丝毫不逊色于自己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遂起了爱才之意,“华先生在医学方面有如此见识,可曾想过来我徐州为官吗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华佗早已对当官不感兴趣了,正要开口拒绝,李翊忽然出声打断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此事容后再议,还请华先生先医治伤者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只要不给你拒绝的机会,你就没办法拒绝我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华佗遂回到曹洪榻前,再问其是否要用麻沸散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曹洪果断拒绝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此物可令中者麻痹,不省人事,我伤在右臂,若被此物药倒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将来提不动刀,如何为曹公建功立业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华佗正色言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此物只一时之效,绝不会遗害终身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曹洪坚持不肯同意用药,更别说此药物他平生见所未见,闻所未闻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华佗拗不过,只得放弃,直接用刀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李翊走来,对曹洪言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子廉将军征战沙场,刀枪剑斧尚且不避,尚惧一汤药乎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曹洪正色道,“自是不惧,然我不用此物,又未尝不能切去死肉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李翊乃笑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不妨我与将军作赌,如果将军敢用这‘麻沸散’,我输将军十两黄金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若将军不敢用,输我十两黄金,将军看是如何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此话当真?


        

曹洪听得此言,两眼放光,疼得一下从榻上站起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生龙活虎地似未曾受伤一般,令在场之人无不一惊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……哈哈哈,人人皆道你李子玉足智多谋,善料人心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今番设赌,却要输给曹某了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话落,又转向华佗,大声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华先生,可将那什么‘麻沸汤’拿来我饮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华佗见曹洪同意做试验品,心头一喜,即将麻沸汤煮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又对李翊感激地说道,“多谢君侯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……呵呵,先前坏了神医的熊罴,如今我用活人与你试验,算是两清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李翊也算是拿准了曹洪“要钱太守”的性格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作为让曹操都感叹,“我家赀那得如子廉耶!”的含金量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十两黄金,拿捏曹洪轻轻松松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少时,华佗将煮好的麻沸汤交给曹洪服用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曹洪端起碗,饮用前还不忘叮嘱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李郯侯,可莫忘了你欠我十两黄金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一言蔽,将汤药一饮而尽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越过半晌,曹洪整个人都觉得晕乎乎的,但人并未昏过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有了上次的教训,华佗减少了药量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未将人麻倒,便开始动刀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曹将军,勿怕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华佗叮嘱完毕后,开始下刀,一刀一刀地割开皮肉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曹洪蹙眉,尖刀划破肉体的他疼痛他能感觉得到,但并不强烈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刘备在侧全程目睹,心中暗惊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此药果真如此神奇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遂想起去年李翊让自己给徐州医疗拨款,提高经费的请求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刘备当时还纠结了好久,最后虽然同意了拨款,但也只是看在李翊的面子上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非是看在医学药理的面上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现在看来,他低估了本时代方士的才能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一面,又不得不佩服李翊的高瞻远瞩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与此同时,


        

那边曹操既知道身边有细作,但并未声张,只将徐他在内的诸侍卫叫到身边内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谓众人说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此前胜了袁绍两场,袁军将军士暂退于延津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短时内起不了战事,念尔等近日操劳,甚是辛苦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故趁着酒宴之时,命汝等休息一日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言讫,众侍卫纷纷称谢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下来,徐他即召诸位伙伴过来,商议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自领袁公命令以来,我等一直等候机会下手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现今曹贼遣散了身边侍卫,此时不下手,更待何时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于是,徐他等众便趁着天黑之时,悄悄潜入曹操大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见曹操侧身躺于榻上,众人即掣刀围在榻边,将榻上之人乱砍一通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砍了半晌,忽觉不对,徐他即扯开被子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惊讶地发现,被中之人不是曹操,只是一个稻草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不好,中计了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话音方落,周围火光大起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徐他之众未及反应,一众手持刀剑的武士已经闯入帐内,将其一一缚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曹操在曹仁的护卫下,阔步走进帐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面色十分沉重,怒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果不出李子玉所料,汝等果有害我之心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如今河南、河北相持,我知必是袁绍唆使你等前来刺我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只是我待尔等不薄,为何叛我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一人起身叱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汝乃欺君罔上之贼,天下皆欲杀汝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岂独我等乎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曹操闻言大怒,叫两名武士将这人拖出去痛打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直到了两个时辰,皮口肉绽,血流满地,活生生殴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曹操再来磨问徐他,徐他乃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吾本典将军手下之人,非汝曹操手下之人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要杀要剐,悉听尊便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曹操笑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典韦即吾之部下也,汝既为典韦部下,吾岂非汝主乎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徐他咬牙切齿,嗔目怒视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汝这贪念人妇的淫贼,尚好意思说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若非汝盗张绣婶娘,典将军又怎会为了救汝而丧命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吾受典将军厚恩,正欲杀汝这老贼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之前说过,汉末的兵基本都是私兵,多为老乡或多年兄弟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私募兵在特殊的时代,产生特殊的感情纽带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徐他就只忠于典韦,而对害死自己老大哥的曹操并没有什么好感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正好赶上袁绍抛来橄榄枝,索性趁着这个机会摆脱曹操控制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如此一来,不仅能为老大哥报仇,还能够用曹操首级献礼,为未来谋取荣华富贵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曹操见徐他揭自己的丑事,怒不可遏,命人将徐他的舌头割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然后连带着剩下之人,一并斩首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俄顷,人报徐他等人已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曹操又觉后悔,暗想是自己有愧于典韦,今又杀其旧部,更加对他不起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乃命人将徐他等人尸首收好,将之安葬回颍川,与典韦葬在一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既收拾完徐他,曹操正打算去看看曹洪的手术动的怎么样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忽有探马来报,官渡前线夏侯惇处告急,说是见着大股袁军过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曹操一惊,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先前虽赢了袁绍两场,然并未与之伤筋动骨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今吾已将战线退至官渡,袁绍竟这么快便攻来了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此必是其得了邺城的粮草,才敢进军如此神速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一旁的曹仁问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是否先知会玄德公一声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曹操摇了摇头,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玄德若知,自会引兵来援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既是元让告急,可先领兵至前线支援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待抵住袁军攻势之后,再做理会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遂点了本部军马,至前线夏侯惇大营处增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话分两头,袁绍此前失了颜良、文丑,军中上下震动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故袁绍不好马上进军,只在酸枣处停驻了些时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一面休整军士,一面派人前往邺城催督粮草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审配那边很快将粮食发了过来,袁绍既得粮草,先命一军至官渡处屯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随后自己引大军赶上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时值袁绍将要发兵,田丰却出来谏言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先前失了颜良、文丑,三军震动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足以证明我河北军士不如河南军士果劲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连番挫动,士气低迷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今且宜静守以待天时,不可妄兴大兵,恐有不利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逄纪叱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主公兴仁义之师,田丰何得出此不详之语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田丰与沮授皆是消耗派的,先前沮授已经被袁绍削了兵权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田丰本人要比沮授更加刚硬,虽明知袁绍已经对自己不悦,但还是要进言劝说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我军虽众,而勇猛不及彼军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彼军虽精,而粮草不如我军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彼军无粮,利在急战,我军有粮,宜且缓守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若能旷以日月,则彼军不战自败矣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要知道,曹刘已经主动放弃了黄河以南,官渡以北的地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些地区大部分人口虽被迁走,但却能够作为战区被袁氏使用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田丰的意思,就是希望袁绍将曹刘主动放弃的土地给消化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失去土地的是他们,真正该急的,要来进攻的,也该是他们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问题恰恰就出在这里,虽然袁绍连失两员大将,但从整体战线上来看,却是在不断推进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所以任谁站在袁绍的视角来看,都是希望尽快扩大战果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袁绍怒叱田丰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先前沮授慢我军心,汝安敢又如此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于是命人将田丰锁了,打入狱内,待他扫平河南之后,再一并处理沮授、田丰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于是下令,将剩下十一万大军,尽数发往至官渡前线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至官渡后,分东西南北,周围安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细作探报虚实,将消息传回曹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时曹操已领兵赶至夏侯惇大营处,夏侯惇的军营扎在了最前线,与关羽的大营并头挨着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两边都派出了心腹之将,至最前线据守,为的就是表明自己抗战到底的决心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曹操闻说袁绍领十一万大军到来,震惊不已,忙差人问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玄德来了没有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虽然赶过来前,曹操稳如老狗,但当真正赶到前线见着袁绍大军后,内心还是很慌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少时,人报刘备已经领军赶来支援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曹操这才宽心,即领了麾下文武,邀刘备过来商议军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常言道,一力降十会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任凭河南军有多勇猛,曹操、刘备有多明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有一个现实,是不能忽略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那就是袁绍有十一万人,整整十一万的可战之兵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每一个人都能投入到战场中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曹操有一万人,刘备有一万人,李翊从青州带过来一万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总计是三万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须注意的是,


        

不论是袁绍的十一万人,还是曹刘的三万人,都仅仅只是官渡前线的对峙人数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并不是两边只能动员出这么多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袁绍大举南下,分兵占据了其他郡县,以及本土留守的兵马,少说还有二十万可动员之众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曹操、刘备除了官渡前线外,各自都还有几万人在据守要紧之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刘备的兵马要比曹操更多,但他刚打下青州,拉长了纵深,也不得不留人镇守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当听闻袁绍仅在官渡一县,便带了足足十一万人过来时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不论是曹兵还是刘兵,都深感震惊,不少人更是面露惧色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道理也很简单,若袁绍官渡一县都能动员这么多人,那袁绍能在其他地方动员多少人?


        

这场仗,他们真的能打赢吗?


        

底层士兵只管吃饭杀敌,一应军事机密皆是不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真正该担忧这个问题的,是曹营、刘营的军事高层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据可靠消息,袁绍带来官渡的人马,足有十一万之众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曹操眉宇间一川不平,怀着沉重的心情将这个消息告知众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吾自幼与袁绍相识,知袁绍做事,向来是不达目的不罢休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今斩了他两员大将,他便举大军过来亲自报仇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如曹某所料不错,袁绍的主力都在这里了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言外之意,击败这十一万人,就能扭转攻守形势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现在曹刘都属于被摁着打,不就是为了避开袁绍的锋芒吗?


        

把战线退至官渡来,缩短自家补给线,拉长袁绍补给线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显然,河南方面早就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拉长袁军战线只是权宜之计,靠这种方式便想要缩短两地的生产力差距,仍是不现实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李翊身为河南谋主,出来发表自己的意见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绍军虽多,不足惧也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我军俱是精锐之士,无不能够以一当十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故我军利在急战,倘若迁延日月,粮草不敷,事可忧矣。”刘备出声帮腔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子玉所言正合吾意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我军虽已退至官渡,然我徐州之粮秣,自下邳走水路运至官渡,仍有不小损耗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拖延下去,未必能够耗死袁军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徐州这几年好不容易攒了点家底,此战全用上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如果不是要修邗沟河道与芍陂渠,徐州还能攒更多粮食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水利工事的修建,确确实实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现在并未到火烧眉毛时刻,所以徐州并未大量动员兵力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故不论是广陵还是淮南,那里的民众虽有受战事波及影响,但不至于严重危害到农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也就是说,


        

只要官渡这边坚持的够久,等到丰收时,又能有一批新的粮食运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曹操开口说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袁绍既然亲自领兵来,先试试其主力军士的成色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刘备从其言,各点了些人马,传令军将鼓噪而进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主动来攻袁绍大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袁绍亲领大军过来迎,两边排成阵势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逄纪向袁绍谏言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主公,曹操、刘备兵少,今主动来攻,必然有诈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袁绍咬着牙,朗声说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吾既亲领大军至官渡,只愿临阵斗死于此,也绝不无功而返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于是命逄纪将先登营取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支先登营最初由八百人组成,现今已被袁绍扩充至了两千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先登营最早由麴义带领,后因其功高震主,为袁绍所杀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杀死麴义后,袁绍遂亲自统领该营,并将之扩编改良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营内每名军士都配有有长刀、弓弩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尤其是这弓弩,它是一种较难熟练掌握的兵器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先登营军士却个个善射,膂力过人,故这支先登营也是袁绍麾下一支异常精锐的部队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之前决定北方归属的界桥之战,袁绍正是用这支先登营,击败了公孙瓒引以为傲的白马义从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很快,先登儿郎被带了过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个个龙精虎猛,战意盎然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据上次界桥之战时,已经过去九年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如今,


        

阵前再亮旧时剑,寒光凛凛似当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唯一不同的是,袁绍两鬓之间多了几处白发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诸位将士,尔等俱随孤征战多年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孤今日向尔等保证,官渡之地,是最后一战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打赢这场仗,天下再无纷争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我要让汝等卸甲归田,荣归故里,再不受兵事之累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众先登儿郎齐声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誓死追随大将军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誓死追随大将军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袁绍满意地点了点头,他的鼓动能力还是很强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见众先登士的战意都被自己调度起来了,袁绍即将之分成两队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每队各一千人,分别伏于步兵编队之后,驻立于门旗之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随后,三通鼓罢,袁军阔步向前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袁绍着金盔金甲,锦袍玉带,立马于阵前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旌旗节钺,甚是严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心腹之将,韩猛、淳于琼分别护于袁绍左右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袁绍催马向前,高声冲河南军喊话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孤要曹操来阵前,与我答话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探马迅速将袁绍的话语传回阵中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曹操知道袁绍恨自己,可如今两军对垒,自己若是不敢面对袁绍,便影响军心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遂令前排士兵扯开门旗,曹操亲自催马出阵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乐进、李典二将护在其身边,各持兵器,前后拥卫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袁绍扬鞭指着曹操骂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曹操!孤待汝不薄,为何叛我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曹操乃答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吾奉迎王驾于陈地,于天子之前,保奏汝为大将军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今谋反侵我河南领土,反指我为贼,何也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曹操如今也是官场老油子了,当然明白自己是绝对不能当着两军将士的面,承认他过去是袁绍的小弟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好在这种东西没有明确的文书,大家只是心知肚明而已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只要你咬死不承认,旁人确实拿你莫奈何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袁绍嘴角微微翘起,露出一抹冷笑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假使曹瞒你若是无孤,当死十次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汝虽托名汉司空,实为汉贼耳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罪恶弥天,甚于王莽、董卓之流远矣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今反诬人造反耶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谁不知曹瞒你滥杀无辜、忘恩负义、挟持天子、虐杀忠臣、盗窃王陵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仅这五条大罪,便该让你再死十次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曹操闻言,一时哑然,暗想与你作对的又不止我曹操一个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与我结盟的刘备就在阵中,为何偏偏盯着我骂?


        

这种嘴炮输出是一定不能落下风的,它关乎阵前士气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于是,曹操决定再次拿出大汉四百年的金字招牌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将天子诏书取来,张示于两军阵前,大声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天子诏书在此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汝军士听着,今吾奉天子明诏讨贼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劝汝等早日弃暗投明,莫要执迷不悟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若不然,夷灭三族,悔之无及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袁绍亦笑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吾亦为天子讨贼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话落,竟也取出来一封诏书,并大声宣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其大意为天子自言有奸臣在身边,请大将军袁绍为天子扫除奸贼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曹操一惊,暗想陈地牢牢为他和刘备所掌,天子纵然有诏,也不可能发往河北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袁绍,汝好大胆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竟敢当着天下英雄的面,矫诏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袁绍反唇相讥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吾受天子诏,为国讨贼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汝曹瞒才是真正的矫诏作乱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曹操闻言大怒,即命李典、乐进领军冲杀过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那边韩猛、淳于琼亦领军士过来敌住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刘备见此,也掣剑在手,挥师掩杀过去,配合曹军进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两处大军厮杀在一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刘备这边有黄忠、徐晃、张辽,为先登将,奋勇冲杀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曹操这边有李典、乐进、吕虔,亦是一马当先,奋勇拼杀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两边混杀了一场,河南军士果劲,先锋将又勇猛胜于河北军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故很快占据了上风,河南联军迅速压制住河北军攻势,并反扑回袁绍军本阵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捉拿袁绍,封万户侯,赏钱一亿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每个河南军士心里都记着这道悬赏令,只要分到哪怕袁绍一根手指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那他们这辈子就瞬间躺平,再不用拼命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……哼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袁绍见河南军杀得急,倒也临阵不乱,从容地圈转马头,退回了中军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河南军趁势压上,忽然袁军改换阵型,陈于步兵身后的先登营将士忽然杀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两翼早已架好弓弩,待河南军士杀至射程范围之后,配合其余弓箭手:


        

——万箭齐发!


        

嗖嗖嗖!


        

锋利的箭矢,疾如流星一般射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啊啊啊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不断有人中箭倒地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一排弓弩射完,立马退下,后排补上火力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以致箭矢不断,弓弩并发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中军内的弓箭手,一齐拥出阵前乱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河南军一连冲了两轮,始终冲不到中军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黄忠的战马右眼睛中了一箭,不能再战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李典、乐进俱受了伤,亦不能再冲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曹刘见此,乃鸣金收兵,望南急走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袁绍哪里肯舍?


        

趁势命骑兵杀出,步兵跟上,驱兵掩杀过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此战,河北军大胜了一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曹操、刘备各自收兵退回了官渡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好在此次作战,仅是为了试探袁绍实力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所以曹刘这边虽损失了些人马,但还不至于伤筋动骨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相反,


        

通过此战,也使曹刘得出了一个结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那就是集团军正面作战,河南军是真的干不赢河北军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们只能像之前那样单抓颜良、文丑这种落单或冒进的部队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总结一下原因,


        

河北军的质量总体虽不如河南军,但不代表没有精锐之士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比如今天大发神威的先登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当河北军利用人数优势,打大规模作战时,便能够弥补单兵战斗力不足的缺点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同时,袁绍本人的临阵指挥才能,也是袁营里最好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河南军作为弱势方,如果曹操、刘备不能第一时间抓到袁绍犯错,就很难在正面战场占到河北军的便宜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战场上本就是比谁先犯错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袁绍今天发挥的很好,所以带走了胜利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曹操、刘备今日虽败了一场,但并未受到打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失败乃成功之母,今日之败,让两人明白接下来该采取何种战术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传令下去,各部将校,各守各营,不得出战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曹操、刘备几乎是同时下令,命各级将士严守营寨,不与袁军交战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又询问谋主李翊,这做法是否妥当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袁军正面难敌,坚守不战,最合时宜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李翊也支持以守待攻的战术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今日他之所以没有反对曹刘主动出击,是因为他也想看看正面作战,河南军能不能击败河北军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如果能击败,那官渡之战很快就能够结束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事实证明,


        

袁绍能走到今天,如果没有雄才大略及一批精锐猛士,是不可能成为天下第一诸侯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当曹操、刘备、李翊三人意见一拍即合,一致决定坚守不战时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官渡之战,注定要成为一场拉锯战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现如今是,


        

公元200年,二月初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袁绍今日胜了一场,成功提振了近日来河北军萎靡不振的士气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……咳咳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袁绍回到营中,疲惫不堪地坐在了榻上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自灭公孙瓒以后,他已经很少像今天这样亲自压阵作战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若非颜良文丑身死,袁绍迫切需要一场大胜,不然他万不至于像今天这样拼命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郭图进入帐时,正欲向袁绍道喜,见袁绍面色不好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忙倒了一杯水,端上前去,关心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主公,可还好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……咳,无事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袁绍挥了挥手,见郭图等人来了,强打精神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似并不想让众人看出自己身体不适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战况如何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袁绍问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恭喜主公,今日我军将曹操、刘备杀得片甲不留,缴获粮草辎重无数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现在曹操、刘备两人已经领军退回了官渡,不敢出来了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咳咳咳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袁绍没忍住,又咳了两声,接着问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既如此,可遣淳于琼领一军乘胜追击,攻打官渡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这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众人听到袁绍的这个命令后,无不感到诧异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主公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逄纪站出来谏言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河北强,河南弱,今日胜了曹刘一场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那两人哪里还会出战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啪!


        

袁绍一把将水杯摔落于地,怒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汝等听不懂我的话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让尔等乘胜追击,若是曹刘不出战,便强攻官渡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这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众人又是一怔,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无不觉得袁绍今天的反差也太大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白天时,


        

他从容指挥,率军打出了自开战以来的首次大胜,大振河北军士气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怎么到了晚上,袁绍就跟变了个人似的,失去了理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任谁都知道,在敌军已经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强攻,是讨不到便宜的罢?


        

官渡可是曹刘精心选的决战场,不论是防御工事,还是军械储备,都倾尽了河南之力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眼下最明智的做法,就是慢慢消化今日这场大胜的战果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现在冒然进攻,不又成了白给了吗?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还不快去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袁绍似有意驱赶众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有了田丰、沮授的前车之鉴,众人不敢出言忤逆,诺诺而退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待退出帐后,许攸不时地看向袁绍帅帐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一捋颔下胡须,似若有所思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诶呀,诶呀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这时,郭图忽然走了过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许攸与郭图并不是同一核心党派的,但同属于河南派,利益上并无太大冲突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许攸遂出言问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今日胜了一场,郭兄好端端的,怎么不作喜状,反而唉声叹气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郭图意味深长地一笑,以目斜视袁绍帅帐,漫不经心的说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听闻近日袁公召医者召得频繁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许攸一惊,“竟有此事?我等为何全然不知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……嘿嘿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郭图又是狡黠一笑,“许兄当然不知了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因为袁公是密召医者,并不许泄露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(本章完)



三国:昭烈谋主,三兴炎汉》是作者:落花时节不见君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,扣人心弦的佳作